以实践淬炼技能 用匠心铸就未来
为深化产教融合、提升学生职业素养,我校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于4月21日至25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“专业实践周”活动。活动以“理论结合实践、技能对接行业”为核心,通过五大主题项目全面锤炼学生的专业能力,助力学生成长为复合型航空服务人才。
第一天:礼仪筑基,寓教于乐
实践周首日,刘思雨与王贺两位老师以“社交礼仪与形体训练”拉开序幕。通过站姿、坐姿、手势等标准化训练,学生掌握了航空服务人员的仪态规范;而“肢体语言猜歌词”创意游戏则通过趣味互动,强化了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。“从仪态管理到表情控制,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服务质量。”一名学生感慨道。

第二天:情景模拟,服务入微
杨光与史洋老师聚焦“服务情景创设”,以客舱特殊旅客服务为场景,通过分组角色扮演,详细拆解登机前、飞行中、下机后的全流程服务要点。从轮椅旅客的登机协助到无陪儿童的情绪安抚,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化了对差异化服务的理解。

第三天:影视观摩,思辨启智
王司琪与崔悦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印度航空题材电影《空中乘务员》,并围绕“危机处理与职业信仰”展开小组讨论。影片中乘务员在紧急时刻的专业表现引发热议,学生结合课堂知识提出“服务温度与安全底线如何平衡”等深度议题,展现了批判性思维。

第四天:实战演练,淬炼应急能力
在陈帆与孙一婷老师指导下,学生进行“客舱释压应急处置”实训。从氧气面罩快速分发到紧急迫降广播,全流程实操让学生直面高压场景。“第一次真实体验释压警报,才明白教科书上的步骤需要反复演练形成肌肉记忆。”参与演练的学生表示。

第五天:成果展演,见证成长
收官日由李倩与高宇惟老师主持“分组汇报展演”,小组通过情景剧、PPT演说、视频记录等形式,复盘实践周收获。既有对礼仪细节的标准化演示,也有对特殊旅客服务痛点的创新解决方案,充分展现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成果。


实践育人,赋能职业未来
本次实践周以“五维进阶”模式构建学习闭环,将礼仪修养、情景服务、影视思政、应急实训、反思汇报有机融合。专业负责人总结指出:“航空服务是‘行走的艺术’,唯有通过反复实践,才能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”未来,我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,为民航业输送更多“精技能、懂关怀、善应变”的高素质人才。